川普對中俄朝態度引憂 東亞局勢恐更複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對中國、俄羅斯的溫和態度引發外界關切,尤其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與台海潛在危機的背景下,更讓國際社會擔憂未來的發展。韓國東亞局勢專家趙成珉表示,東亞局勢確實變得更加複雜,從韓國的觀點來看,台灣擁有海洋作為天然屏障,相對來說處於較安全的環境。中國目前面臨經濟成長放緩、軍隊內部貪腐等挑戰,加上美軍的震懾力量,使其對台動武的可能性降低。

在近期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南韓、日本外長進行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三國對朝鮮非核化的承諾。然而,朝鮮方面則強硬回應,表示將持續發展核武,並批評三國的聲明毫無根據。

儘管美日韓對北韓的政策保持一致,但外界對川普政府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不確定性仍感到憂慮。特別是川普推動對中國的關稅戰,對俄烏戰爭採取不包含烏克蘭的談判方式,這些策略讓許多專家認為,未來東亞的安全局勢將充滿變數。

趙成珉指出,韓國與台灣的國防戰略有顯著不同。韓國的軍事策略較為積極,強調快速反應與先發制人,以應對朝鮮的威脅。韓國建立的「三軸防禦系統」包括狙殺鏈、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大規模懲罰與報復計畫,這些措施顯示韓方對朝鮮威脅的高度警戒。

相較之下,台灣的戰略則偏向防禦,由於地理優勢,主要依賴海上屏障來減少來自中國的直接威脅。趙成珉強調,即使區域局勢複雜,台灣仍擁有相對穩定的安全環境,不像韓國須面對來自陸地邊界的直接軍事壓力。

整體而言,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與東亞安全局勢的變化,使得各國在應對未來挑戰時需要更加謹慎。無論是台海或朝鮮半島的局勢,都將成為東亞地區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關注焦點。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