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計畫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1000億美元,擴建封裝測試及研發設施,外界預期相關供應鏈將部分遷移美國。媒體人陳文茜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中表示,台積電赴美的說法是為了客戶需求,暗示受到客戶施壓,但她質疑這是否是真正的理由。
陳文茜指出,台積電此舉將對台灣與美國的半導體產業關係造成重大影響,並回顧過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拒絕蘋果(Apple)增建生產線的要求,認為企業應該有更強的決策自主權。
她進一步分析,台積電的決策可能受到美國政府壓力影響,因為美國政府多次強調,過度依賴台灣的晶片供應可能構成國安風險。此外,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曾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如今台積電不僅沒有止步於一間工廠,反而擴大投資六座晶圓廠。
針對這項投資案,陳文茜認為,若單純因客戶施壓就遷移產能,未必符合台積電的長遠利益,因為過去張忠謀便曾頂住蘋果的壓力,拒絕過度擴張。
此外,陳文茜提到,台積電生產的AI晶片是其主要收入來源,然而董事長魏哲家卻尚未按照台灣法規正式公告,就在白宮宣布這項擴張計畫,讓外界對此決策的透明度存疑。
這項投資案是否真的符合台積電的最佳利益,或是受到美國壓力而被迫做出的決定,未來仍有待觀察。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