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汽車集團有意加入軍備生產行業

作為最大歐洲汽車製造業代表的福斯汽車集團面對歐洲強化軍備趨勢,也宣示有意加入軍備生產的行列,圖為福斯在沃爾夫斯堡的廠房。(圖:維基百科)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3月11日報導,德國汽車業龍頭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正考慮加入德國軍事裝備生產領域,顯示該公司的業務在歐洲重新努力強化軍備的趨勢下將轉向多元化。報導指出,此項聲明來自福斯集團執行長奧利佛.布魯姆(Oliver Blume),他表示該公司有意願朝向這個新領域方向推動研究,但尚未收到潛在合作夥伴的具體提案。

這一發展恰逢德國開始加強國防能力,因為德國擔心在川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可能會撤軍。面對美國承諾的不確定性促使歐洲透過增加投資和產業重組來加強其國防工業。而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包括萊茵金屬和KNDS集團等多家製造商已經開始將其原本生產汽車零件的設施轉變為生產軍事裝備。

經濟分析師也表示,由於德國汽車出口的大幅下滑,造成目前產能過剩現象,汽車出口量較疫情前減少了一半,而這種下降趨勢源自於中國製造商(目前是世界領先的汽車出口國)的競爭日益激烈,以及歐洲市場正在向電動化的轉型,促使傳統汽車生產生態的重塑轉型。在德國,每年的汽車出口量已從240萬輛縮減至120萬輛左右,迫使汽車製造業者必須商重新考慮其經濟模式。

然而,奧利佛.布魯姆雖然強調需要增加在歐洲的安全投資,但他澄清表示目前仍沒有採取任何具體措施,但不排除福斯汽車在軍事領域發揮作用的可能性。他指出,該集團在汽車行業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也可在需要時僅提供諮詢和技術支援,而無需投入生產設施。

進軍國防領域的潛在多元化能為福斯汽車帶來轉型契機,除能增強德國和歐洲的國防能力之外,更有利於協助彌補傳統汽車市場的損失。不過,目前福斯汽車仍保持謹慎態度,等待軍方的政策和措施而定,再進一步調整營運方向。地緣政治情勢的演變和歐洲各國政府的政策將成為塑造此產業戰略的關鍵因素。

福斯汽車在二戰時期亦有生產軍車的經驗,圖為被美軍俘獲的82式「桶式」座車,是類似美軍吉普車被大量配賦二戰德軍部隊的輕型車輛,戰後此型車衍生為大受歡迎的金龜車。(圖:美國國家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