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迎就業難關,兩會焦點關注年輕人就業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即「兩會」)週二(3月4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促進就業相關提案在預熱階段即吸引大量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和其他幾位代表提出,應下調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繳費費率,並探索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的動態調整機制,以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該提案一經報導,便引起廣泛關注並獲得好評。

李東生指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必須對每位公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沒有參加社保的人也應該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

「靈活就業人員」這一詞語在近年來逐漸流行,特指那些從事不固定、不穩定工作的職業選擇,包括自媒體及外賣員等。由於這些職位通常缺乏社會保險,政府的重視尤為重要。

近期,美團和京東宣布將為數以百萬的外賣騎手購買社保,此舉雖然受到讚譽,但也引起了社會對誰來負擔這筆開支的討論。美團的股價因此受到影響。

據報導,僅美團這家外送服務平台,外賣騎手的數量已由2019年的399萬人激增至2023年的745萬人。根據最新的調查,中國新型就業形態的勞動者總數已達8400萬。

在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持續低迷,這直接影響了就業市場,特別是中年及年輕求職者面臨的困難。

畢業季即將來臨,根據預測,2025年將有1222萬名高校生畢業,這也被視為「史上最難就業季」。

與去年相比,這一年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

2023年,中國的畢業生就業率為55.7%,而根據2024年的報告,畢業生的就業率預計將進一步下滑,僅為55.5%。

幾位與BBC對話的應屆畢業生表示他們在找工作時壓力巨大,並不得不調整自己的薪資期望。

「但實際上,許多招聘信息的真實性讓我擔憂,我只能計算自己『上岸』的機會。」一位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生如是說。

除了不斷增加的畢業生,市場卻對應聘者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的學生選擇考取公務員,希望找到更穩定的工作。根據數據,2024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突破300萬,但可錄用的僅有3.96萬個名額,競爭十分激烈。

「隨著經濟的快速變化,我們感受到重重壓力,考公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