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中國商業環境中,加班文化依然猖獗,很多行業的員工即使在口號上宣揚反內卷,實際上卻面臨著無止境的工作壓力。
「實際上我們只是把工作帶回家做了,這樣樓裡的燈熄滅了,看起來就是不加班了,但實際上誰能不加班?」一名在上海工作的互聯網企業員工劉女士這樣表示。
在今年的中國兩會上,「整治內卷」議題成為熱點。雖然有媒體報導企業應該停止加班以響應政策,但實際上許多風口行業的員工依然在加班。
「內卷」這個詞語用來形容行業內過度競爭的情況,員工為了爭取微小的優勢,需求日益上升,如同撐起過重的負擔。隨著報告需求不斷增加,類似的加班文化愈演愈烈。
中國多個企業的例子顯示,強制加班的現象層出不窮,甚至有員工因加班過度而猝死的情況發生。奇瑞汽車的員工曾爆出每月加班120小時,最終的月薪卻只有4800元人民幣。
根據中國勞動法規定,企業員工每日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工作不得超過44小時。儘管法律存在,但執行上卻沒有得到有效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強調要防止內卷式的惡性競爭,並提到要加強行業自律,然而這些口號的落實效果仍有待觀察。多位行業內人士表示,反內卷的口號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隨著中國政府對反內卷政策的宣傳加強,許多企業開始採取行動以改善工作環境,例如美團已經取消了對騎手的超時扣款,大疆則要求辦公樓準時關燈。
然而,面對加班文化,員工仍然感到無奈,因為他們擔心若對外揭露企業的加班情況,可能會面臨被解僱的風險。這樣的現象讓很多工作者對於「反內卷」的真正意義產生質疑。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表態是否能引領企業真正改變,值得所有人深思。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