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在柬埔寨業務持續擴張 面對勞工與政治壓迫的兩難

隨著Nike在中國業務逐步縮減,其在柬埔寨的服裝製造規模卻大幅增長,凸顯出該公司在當地面對嚴峻政治與勞工壓迫情況時,所展現的容忍態度。從2013年約16,000名合約工人增加至2023年3月的57,000人,柬埔寨已成為Nike全球最重要的服裝供應基地之一。

然而,這一成長背後是柬埔寨日益加深的威權主義政治環境。2013年,當警察使用震撼棒驅散尋求加薪的Nike工廠工人,並造成一名孕婦流產時,Nike僅表示“深感關心”。2014年,警方在大規模抗議中開槍,造成四名工人喪生,Nike與其他品牌則以一封信表達“嚴重擔憂”。2018年,政府限制工會權利,Nike與其他公司在會議中提出抗議,行業代表稱這些企業“越來越關心”勞工權益;一年後的信函則表示“感到擔憂”。

在這段期間,柬埔寨持續打壓勞工領袖,反對派政治人物被迫流亡、逮捕或遇害,記者遭監禁甚至喪命,獨立媒體被關閉。儘管Nike的行為準則承認工人有組織工會的權利,並應在不受報復的情況下表達對工作條件的關切,但柬埔寨政府對工會的嚴重限制與此形成強烈對比。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柬埔寨的服裝出口額從2013年的49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93億美元,其他西方服裝品牌也在當地擴大投資,形成一個日益重要的全球服裝製造中心。

對於ProPublica關於其業務擴張與當地人權狀況的提問,Nike未直接回應書面問題,而是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將繼續與供應商、行業組織和其他全球利益相關者進行接觸,以制定廣泛的方法來幫助減輕長期影響。”

Nike在柬埔寨的發展揭示了全球供應鏈中企業在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間的矛盾挑戰,也反映出跨國企業面對威權體制及勞工權利受限時的複雜抉擇。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