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涅狄格州議會通過重大拖吊改革法案 加強駕駛人權益保護

康涅狄格州參議院於週五以33比3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一項劃時代的拖吊政策改革法案,被視為該州數十年來最重大的相關立法行動。這項改革是對《康涅狄格鏡報》和《ProPublica》聯合調查的回應,調查揭示了現行拖吊法長期偏袒業者、犧牲駕駛人權益的現象。

該法案(7162號)針對從私人財產拖吊車輛的流程進行全面改革,並強化車主在車輛遭拖吊後的權利,包括取回車輛與個人物品的便利性與保障。新法案也要求拖吊公司提供更多透明資訊與紀錄,限制濫用行為,並於202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交通委員會聯合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克莉絲汀·科恩(Christine Cohen)表示,這是一次「確保透明度、公平性與問責制」的重要改革,同時尊重誠信經營的專業拖吊業者。

「我們從新聞報導中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在過去一年中,揭露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惡劣行為,」科恩說。

州長內德·拉蒙特(Ned Lamont)已表示,計劃在法案送交後簽署成法。

該法案早前已在州眾議院以跨黨派支持、幾乎無反對的情況下通過。在參議院,法案僅進行約30分鐘的辯論,獲得共和黨參議員托尼·黃(Tony Hwang)等人的支持。

「這項法案在保護消費者與維持拖吊產業必要職能之間找到了適當平衡,」黃指出,「這也是對媒體揭露不當行為的正面回應,並確保類似濫權事件不再發生。」

調查顯示,康州法律允許拖吊公司在車輛拖走後15天即開始拍賣程序,為全美最短之一,對低收入族群影響尤鉅。許多車主因無法即時支付費用而失去代步工具,甚至工作。

關鍵改革內容包括:

  • 限制私人財產拖吊:禁止因車輛登記或停車證過期而立即拖吊;除非車輛阻礙通行、消防栓或其他緊急通道,否則不得無預警從私人土地拖車。

  • 改善通知流程:拖吊公司仍可於15日後處理價值不超過1500美元的車輛銷售,但須經由掛號信通知登記車主與債權人,並附送達證明;實際拍賣不得早於30日內進行。

  • 取物權益擴大:駕駛人將被允許取回車輛中的個人物品,即使尚未支付拖吊費用。

  • 付款方式與服務時段改革:要求拖吊公司接受信用卡,並在週末及非辦公時段提供車輛領回服務。

  • 強制拍照紀錄:每次拖吊必須拍攝兩張照片,分別顯示違規情形與車輛損壞狀況,以防爭議。

  • 成立工作小組與制定消費者權益法案:釐清拖吊拍賣所得收益的管理流程,並與檢察總長辦公室合作,制定消費者權益清單。

拖吊業界代表——康涅狄格拖吊與回收專業協會主席提摩西·維伯特(Timothy Wrobel)指出,雖然初期對法案抱持保留,但最終與立法者達成共識,並表態支持。

「我們認同這項改革確保了拖吊作業的透明度與問責,同時不會阻礙我們執行清除交通障礙的重要工作,」維伯特說。

康州汽車管理局專員托尼·格雷拉(Tony Guerrera)則表示,該法案為部門執法提供更清晰的依據,強化公平性。

參議員科恩總結道:「這部法案是對一個長期失靈制度的修復。這不僅是對過去不正義的回應,更是對未來駕駛人權益的保護。」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