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人湧上曼哈頓街頭 集會反對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突襲並聲援移民權益

儘管天候不佳,數千名抗議者週六(6月14日)午後仍聚集在曼哈頓布萊恩公園,高呼「不要ICE!不要KKK!不要法西斯美國!」,隨後沿著第五大道展開大規模遊行,抗議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行動,並表達對移民社群的聲援。

這場名為「不要國王」(No Kings)的集會主打反對強權、反對驅逐、主張團結與包容。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現場氣氛熱烈,多位鼓手、街頭藝人、小丑、寵物主人與首次參與抗議的民眾共同參與,展現出一種充滿活力的反抗喜悅。

家庭與個人的連結成為訴求核心

55歲的莫妮卡·皮爾斯(Monica Pearce)來自德州,獨自一人站在人群中,手持一個寫著「不」(NO)的標語牌,上頭繫著彩色燈串。她表示,參與這場抗議對她而言有著深刻意義。

「我媽媽為了來到這個國家付出了很多,」皮爾斯說。「我真的不想再袖手旁觀,對此視而不見。」她的丈夫與女兒的男友都是移民,讓她對當前美國針對移民社群的政策深感不安。「美國正在變得如此分裂和仇恨,這種仇恨正深植人心。這是我必須站出來的原因。」

抗議多元化 矛頭也指向科技壟斷

本次活動也成為表達多元社會訴求的平台。35歲的科技工作者凱琳·吉比特拉(Kaylyn Gibitrella)手持四個3D列印的科技巨頭頭像——馬克·祖克柏、傑夫·貝佐斯、比爾·蓋茨與艾隆·馬斯克——藉此表達對矽谷壟斷現象的憂慮。

「我們正倒退到封建主義時代,」她說。「我希望藉此讓人們開始對這些企業巨頭的權力與責任進行更嚴肅的討論。」

選舉與行動相互交織

活動當天也正逢紐約市市長初選的提前投票日,抗議現場不時響起「不要排擠庫莫!」的口號,反對者藉此表達對前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重返政壇的警惕。

年輕世代視民主為己任

25歲的藝術家昆恩(Quinn)表示,他本來是為尋找藝術工作而搬到紐約,但如今更關心民主制度的存亡。他強調非暴力抗爭的重要性,並指出對驅逐行動的警覺。

「一旦有人被非法驅逐、未經正當法律程序送往他國監獄,那我們就已淪為法西斯國家。」他說。「在法西斯體制下,人們失去了思考、抗議、站出來的基本權利。」

遊行傳遞堅定訊息

儘管傾盆細雨不斷,遊行活動持續了整個下午,參與者高舉標語,身穿彩虹、黑色與紅色旗幟,訴求從反驅逐、移民權益、社會公義,到反企業壟斷與言論自由。活動最終在第六大道附近和平落幕,警方未通報重大衝突事件。

在政治分裂與執法爭議不斷升溫的當下,這場集會凸顯了民眾對於人權、公民自由與民主價值的堅定關注。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