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馬汀升級愛國者PAC-3 MSE防空飛彈

洛馬與美國陸軍成功實施PAC-3 MSE飛彈試射驗證升級後的性能,臺灣若能設法引進將可強化反制解放軍的飛彈攻擊。(圖:Lockheed Martin)

根據洛克希德馬汀公司(洛馬)於7月8日發布的消息指出,美國陸軍和洛克希德馬汀公司已於6月26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成功實施PAC-3 MSE(飛彈段強化)的高風險飛行測試,有效驗證PAC-3 MSE飛彈在真實作戰條件下反制進氣式威脅(ABT)的最新軟體和尋標器演算法升級成果。

PAC -3 MSE飛彈是由洛克希德馬汀公司開發的「愛國者」系統最先進版本,其與前代PAC-3的差異在採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強化推進系統,讓飛彈能夠攔截60公里以上距離的威脅,而之前標準的PAC-3射程僅約為35公里;在有效高度方面,PAC-3 MSE可以攔截高達20公里的威脅,更能有效對抗高俯衝彈道飛彈的攻擊。更長的射程和更大的有效射高讓操作人員能夠在來襲威脅的更早階段飛行路徑就實施攔截,提高成功攔截的機率,在分層防空體系中實現縱深防禦。

PAC-3 MSE的尋標器使用主動Ka波段導引雷達系統,可提供高解析度目標成像和自主導引能力。在6月的飛行測試中,洛馬引進軟體增強功能以提高訊號處理效率,讓尋標器能夠更有效區分多個目標、雜波和電子干擾,顯著提升攔截飛彈面對先進誘餌、干擾鋁箔絲或協同群集戰術等密集威脅環境中的性能表現。

PAC-3 MSE透過升級彈體設計、尋標器、軟體運算法等途徑,有效顯著提升其攔截能力。(圖:Lockheed Martin)

更大、性能更強的飛行控制系統進一步增強飛彈的敏捷性,使其在終端接戰期間擁有極高的機動性,結合主動雷達尋標器和地面指令更新讓PAC-3 MSE可以在飛行過程中執行高速航向修正,提高對高速機動威脅的打擊精度。對於攔截處於末端階段的戰術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低空飛行無人機、定翼/旋翼機,甚至是極音速滑翔飛行器特有效。

PAC-3 MSE的另一個顯著優勢是其直接命中殺傷動能機制,與早期使用近炸引信爆炸破片彈頭的攔截器不同,PAC-3 MSE透過直接碰撞摧毀目標,能提高對加固或屏蔽目標的殺傷力,直接命中機制也兼具降低附帶損害的風險,格外適合應用在保衛人口稠密或高價值地區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