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失蹤兒童案被告定罪遭推翻 佩德羅·赫南德斯或重審或獲釋

上週,聯邦上訴法院推翻了佩德羅·赫南德斯(Pedro Hernandez)在1979年失蹤的6歲紐約男孩艾坦·帕茲(Etan Patz)案中的謀殺與綁架罪定罪。此案是美國歷史上最知名的失蹤兒童案件之一。

由三名法官組成的上訴庭裁定,州審判法院在指導陪審團評估赫南德斯供述時存在“明顯不準確”的情況。陪審團曾詢問,若認為赫南德斯在未被告知米蘭達權利前的首次供述屬非自願,是否必須忽略之後兩次錄影供述。審判法官回答“否定”,但未作進一步解釋。上訴法院認為,此舉違反了明確建立的聯邦法律,並下令撤銷定罪,要求赫南德斯被釋放或重新審判。

現年64歲的赫南德斯已服刑13年,原判為25年至終身監禁。該51頁裁決呼應了ProPublica自2013年以來的調查報導,該媒體曾質疑其供述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並指出赫南德斯存在多項易於作出虛假供述的特徵,例如智商偏低、精神疾病史,以及在長時間壓力審訊中改變說辭。

1979年5月29日,帕茲在被允許獨自前往學校巴士站後失蹤,成為首批登上牛奶盒尋人廣告的失蹤兒童之一,引發全國關注。多年搜索未果,案件長期懸而未決。

2012年,警方因媒體關注重新調查此案,赫南德斯的一名親屬向警方提供線索,稱其可能涉案。之後,警方在新澤西將赫南德斯帶至檢察官辦公室問訊。他在未獲告知米蘭達權利前,經過六小時以上的審問承認“做了這件事”,並隨後在兩次錄影訪談中重複供述,但細節多有出入,部分與已知事實不符。

上訴法院認為,陪審團在審議過程中曾兩度詢問相關問題,顯示其在評估供述可信度時存有重大疑慮,因此正確的法律指引尤為重要。該裁決意味著,這起困擾紐約市數十年的案件可能進入新一輪審理程序。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