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無人太空飛機 X-37B ,已於美東時間 8 月 21 日晚間 11 時 50 分成功升空,展開其第八次太空任務。此次任務由 SpaceX 的獵鷹九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39A 發射平台發射升空。
(圖/路透社)
X-37B 的體積約為已退役太空梭的四分之一,長約 8.8 至 9 公尺,翼展約 4.5 至 4.6 公尺。它以火箭發射進入太空,任務結束時則無動力滑翔返回地球。飛機配備太空專用引擎,並運用「氣動剎車」技術,透過多次進出大氣層改變軌道。
波音透露,本次任務的重點在於測試先進的量子導航與雷射通訊技術。其中核心技術之一為基於量子慣性原理的導航系統(俗稱「量子 GPS」),能在無需依賴衛星的情況下提供精確定位。今年 3 月,波音已測試六軸量子慣性測量單元(IMU),該系統透過「原子干涉」技術感測旋轉與加速度。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指出,原子干涉是一種「超精確的加速度測量方法」,並開發出高效能的矽光子調製器,一種能以微晶片控制光的裝置。量子導航技術的發展,正是為了在 GPS 等衛星導航系統遭干擾或失效時,依然能準確定位。
這項技術的潛力也引發地緣政治關注。中國對 X-37B 表示不安,擔心該機可能具備干擾甚至摧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能力。而美國同樣關注 GPS 系統的脆弱性,即因現代戰爭與精準打擊高度依賴衛星定位。
本次 X-37B 任務不僅肩負技術驗證任務,更具戰略意涵。若相關技術成熟,未來的太空船、飛機甚至各類裝置,都有望在無衛星支援下自主導航,顯著提升國防與太空作戰能力。
五角大廈並未透露此次任務的具體目標或返回地球的時間,顯示此任務具有一定程度的機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