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夜空,星星閃爍,是否曾想過我們在這個浩瀚宇宙中是孤獨的?
很可能不是。地球僅是無數星球中的微小一點,在數十億個星球中,我們怎麼可能是唯一的生命存在?
那麼,除了地球這個完美適合生存的環境外,我們對外星生命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許多專家認為,雖然缺乏外星人存在的直接證據,但我們仍然應該認為他們是存在的。僅僅在我們的銀河系——這是在估計的2000億個星系之一——就有著約3000億顆恆星,而我們的恆星——太陽——是地球生命的主要能源。
科學家持續發現圍繞這些恆星運行的行星,這些行星被稱為系外行星。太空科學家瑪姬·阿德林-波科克博士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它們存在,這純粹是概率問題。」
關鍵在於找到與地球相似的化學成分——這意味著在遙遠的地方(可能數千光年之外)存在能夠支持類似地球生命的環境。
令人振奮的跡象也來自我們的地球。科學家在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極端環境中,像是深海最深的海溝,發現了生命。
我們也開始相信,生命不僅存在於行星上,甚至連衛星也可能支持生命。
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科幻電影中描繪的綠色外星人——只是說那裡可能有生命而且能夠生存。
專家警告,即使外星生命的存在概率很高,目前仍難以確定它們是否是有智慧的生命。
奧布萊恩教授表示:「地球生命的大部分歷史都是非常簡單的生命,甚至地球上曾經有數十億年的細菌生命。」
多細胞生命的誕生是偶然事件的結果。要讓外星生命與我們接觸,它必須在身體和技術上非常先進。
那麼,如果我們不是孤單的,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期待外星生命的造訪?這個問題很複雜。
很難相信沒有任何生命形式達到能夠跨越星際距離旅行的程度。因此,為什麼尚未發生這種接觸?
阿德林-波科克博士指出,我們的最大問題是,唯一的生命樣本就是地球上的生命。
這可能不是宇宙其他地方的藍圖,例如,她提到:「如果你生活在一顆活動性強的恆星旁邊,你可能會住在地下……這並不意味著智慧生命不存在,但你可能無法傳送訊號,因為你住在地表以下。」
我們可能「語言不通」——當然是科學上的語言。
奧布萊恩教授說,自1960年以來,我們一直在使用射電望遠鏡來聆聽外星文明的訊號。然而,生命形式可能有太多不同的訊號傳遞方式,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接收到。
即使我們與宇宙中的其他生命位於同一頻率,巨大的距離也意味著訊息可能需要數千年才能傳送並收到回覆。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個新項目「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中,科學家正在搜尋最近的一百萬顆恆星,希望與能夠回覆的生命體溝通。
他們也在觀察距離我們約25000光年的銀河系中心的恆星,這意味著從那裡發出的訊息需要約25000年才能抵達地球。
因此,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我們可能需要等上數千年才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在可見的未來,跨星系的旅行仍然不可能。雖然無線電波可以以光速傳播,但任何形式的宇宙飛船在恆星之間旅行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想要將實體物質(如探測器或人類)送入太空,將會更加困難。
專家認為,如果我們的文明尚未具備這種能力,那麼宇宙中的鄰居也可能尚未具備。而即便他們有能力來訪,我們還必須考慮一種可能性:他們根本就不想來。
還需要一些宇宙的運氣,或許還有良好的時機。在地球上的人類文明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短暫的。
地球上的生命存在已超過35億年,但現代人類只出現了約30萬年。因為文明可能迅速消失,接觸的窗口非常狹窄。
我們無法確定外星人是否曾經造訪過地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類存在的時間裡,他們可能並未來過。阿德林-波科克博士說:「如果我們的文明時間不重疊,那麼我們將永遠不會遇到外星人。」或許他們早在很久以前就來過,或者會在未來造訪——那時人類可能早已滅絕。
所以,也許恐龍在侏羅紀時期曾接待過外星生命,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得知。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