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印度航空171號班機在阿默達巴德起飛後僅30秒便墜毀,造成242名乘客中的絕大多數罹難,僅1名乘客奇蹟生還。這場悲劇不僅引起全球震驚,也深深打動了博拉理工學院杜拜校區的兩位學生——工程系的Eshel Wasim與Dharsan Srinivasan。他們回憶,空難發生後,其中一位學生的母親整夜無眠,無法停止思考墜機時機師和乘客心中的恐懼與無助。「那種無力感久久縈繞腦海,」她提到,反問自己:「為什麼在飛行事故中,沒有一套有效的生存系統?」
這份對失控與無助的痛苦感受,最終催生了REBIRTH計畫——一個看似非現實、卻可能拯救生命的創新構想。這項計畫的核心便是為飛機加裝外部安全氣囊,而這項設計已成功入圍全球矚目的詹姆斯·戴森獎(James Dyson Award)決賽,該獎旨在表彰具有革命性並能改變世界的創新。
REBIRTH被譽為全球首個基於AI技術的空難生存系統,透過智慧氣囊、吸震液體與反推力技術的結合,目標是將墜機的致命風險轉化為一次可生還的降落。當AI感測器偵測到飛機的高度、速度、引擎狀態等關鍵數據顯示墜機無可避免時,系統便會在飛行高度低於3000英尺時自動啟動。
一旦系統啟動,來自機頭、機腹與機尾的多層布料氣囊會在2秒鐘內迅速彈出,將整架飛機包裹如同「膨脹的爆米花」一般,並配合反推力系統或氣體推進器減緩墜落速度8-20%。此外,機艙內的特殊吸震液體在撞擊瞬間會迅速硬化,進一步減少對乘客的傷害。值得注意的是,機長在系統啟動後仍可選擇中止該程序。
發明者兩人表示:「那場空難引發的情緒風暴,最終化作了無數個日夜的研究與設計。REBIRTH不僅是一項工程上的突破,更是對人類悲傷的回應——證明即使面對災難,生還的希望仍然存在,失敗之後仍有機會重新開始。」
這一系統不僅能夠安裝於新型飛機,還可為現有機型進行改裝。雖然商業化時間尚未確定,兩位發明者正計劃與航空實驗室合作進行碰撞測試。11月5日的戴森獎結果將決定他們是否能夠獲得4萬美元的獎金,以加速計畫的發展。
「這次比賽是我們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對我們來說,這並非為了名聲,而是希望有一天,在所有傳統手段都失敗的情況下,這項技術能夠成為拯救生命的最後一道屏障。」他們在詹姆斯·戴森獎的官方網站上這麼寫道。
(圖/取自網路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