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編輯:廖怡錚
當地時間8月22日,日本政府舉行相關閣僚會議後宣布:將從8月24日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放入海。根據計畫,福島核汙染水的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 核汙水為什麼要排海?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為了冷卻反應堆,東京電力公司不得不不斷向其注入淡水,並將反應堆周圍的汙染地下水抽出。這些水經過處理後,依然含有較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氚,難以清除。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已經積累了超130萬噸的核汙染水,儲存空間即將耗盡。
日本政府稱,將核汙染水排入大海是最合理的解決方案,經過濾並稀釋後的核汙染水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然而,這些說辭並沒有說服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地的民眾。
核汙染水一旦排入大海,無疑會對全球海洋環境、食品安全以及人類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會擴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汙染影響,10年後蔓延到全球海域。
模擬日本福島核汙水排放後在太平洋擴散的情況。

– 美韓默許
近幾個月來,日本就核汙水排海一事遊說國際社會。
8月18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在美國馬裏蘭州總統度假地戴維營舉行會談。日方在會前就透露,岸田文雄將在會談中就「核汙染水排海有科學依據,確保安全性」進行說明。雖然這一議題最終並未作為公開議題討論,但美韓均已表現出默許之意。據報道,岸田對美方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對於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稱日本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准一事,韓國總統尹錫悅也聲稱「相信檢驗結果」。
8月22日,韓國首爾鐘路區的駐韓日本大使館前,市民手持標語參加集會活動,抗議日本核汙染水排海計劃。
8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已多次就日本政府強推福島核汙染水排海計劃表明嚴正立場。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外反對呼聲,不顧國際社會對排海計劃正當性、合法性、安全性的質疑,漠視排海計劃損害全球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風險,執意推進核汙染水排海計劃,是極端自私和不負責任的。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 韓國人開始恐慌性囤鹽
據新華社報道,在日本科學界中,有不少人對核汙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核汙水排海的長期影響進行質疑。東京大學海洋地球化學家乙阪重嘉就表示,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轉化為有機結合氚後,在海洋魚類和海洋生物中的積累令人感到擔憂。他還強調了對放射性核素的長期影響進行評估的重要性。
不僅在日本,對核汙水排海的質疑聲仍在全球各地響起。
在韓國,公眾對此事抗議不斷。7月一項調查顯示,80%至85%的受訪韓國民眾反對日本排放核汙水計劃,擔心這會對海產品和海洋環境造成影響。由於擔心汙染,韓國已出現恐慌性囤鹽,鹽價近日飆升。
韓國政府向市場投放儲備海鹽,以應對海鹽市場的波動。

消息出爐後,韓國股市與鹽相關的概念股大漲。
22日,Daesang Holdings等與鹽相關的股票在韓國大漲,市場預期消費者將在日本處理過的廢水從福島核電站排放出去之前尋求儲存海鹽。Insan漲幅一度高達30%,為6月12日以來最大漲幅;Daesang Holdings一度上漲9%,為6月16日以來最大漲幅;Boratr漲24%,Pulmuone漲4.4%,Sempio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