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將取代互聯網行業成為中國經濟增長龍頭,並高調進軍歐洲市場

6日慕尼黑國際汽車展開幕,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高調登場,據德國之聲報導,共有41%參展商總部位於中國,與此相比,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參與卻稍嫌弱勢,一些德國汽車製造商高管用「中國速度」這個時興詞來形容他們需要多快地行動才能迎頭趕上。中國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今年在中國的銷量已超過大眾汽車,成為中國最暢銷的品牌。

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行業是中國科技經濟發展的關鍵角色,隨著電動車行業的崛起,日漸取代互聯網的龍頭地位。

投資研究機構Preqin的數據顯示,包括電池製造商在內的中國電動汽車相關初創企業去年共獲得了15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儘管中國經濟持續下滑,仍不影響該行業的穩定發展。

根據華爾街日報表示,截至6月份的12個月,億萬富翁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的中國銷量最高的電動車企比亞迪(BYD, 002594.SZ, 1211.HK)員工人數增加50%以上,達到63萬多人。在中國失業率持續攀升、人民幣貶值、房地產業接連破產、百業都低迷的狀況下,電動汽車行業顯然成為中國經濟的亮點。

十多年來,政府部門通過向消費者發放補貼推動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正尋求大力發展這種高科技綠色能源行業。

不僅在中國國內需求、市場不斷增大,中國也將目光放眼全球,比亞迪、蔚來集團和吉利汽車旗下極氪等國產大品牌正在德國、日本和墨西哥擴展市場,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等電池製造商也正擴大歐洲和美國的業務。

不僅如此,大眾汽車7月份以7億美元價格收購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5%的股份,6月份阿布扎比政府管理的一家基金投資逾7億美元,戰略入股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集團。

中國招聘網站獵聘(Liepin.com)的數據顯示,2022年該行業的招聘職位增加了36%,比亞迪發言人說,該公司在2023年招聘了約3.18萬名畢業生。

 

圖片為慕尼黑國際車展,圖片來自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