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與台灣之間的合作引人矚目。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最近訪問了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當地的非政府組織(NGO)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次訪問的目的是觀察烏克蘭在面對持續兩年多的俄烏戰爭壓力下,公民社會如何支援民間防護工作,同時協助國防事務的後盾,並促進其軍隊現代化。
吳怡農表示,兩國面臨類似的挑戰,而烏克蘭人民正為國家的生存而奮鬥。他強調,台灣社會應從中吸取教訓,做好更完善的準備,避免類似台海衝突的發生。作為民主連線的成員,我們應盡力協助烏克蘭。
此次訪問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智庫、科技、教育和慈善等。壯闊台灣聯盟拜訪了一些重要的公民團體,例如修復學校的savED,以及協助國防部建立資訊整合平台的Aerorozvidka等。這些組織在支援烏克蘭社會、提供急救醫療設備、訓練無人機飛行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烏克蘭的公民社會領袖表示,在戰爭爆發之前,政治人物和社會大眾對受到侵略的可能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烏克蘭未能做好戰爭準備。如今,恢復過去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而國家的生存不能僅僅依靠軍隊。
值得一提的是,壯闊台灣團隊與烏克蘭國防部的「改革諮詢辦公室」進行了交流,討論在保守的國防領域中新創智庫的重要性。此外,他們還與基輔經濟學院的教授Oksana Syroid交流,該教授曾負責建立烏克蘭國土防衛部隊的領導課程,透過人才培育改善了烏克蘭傳統軍隊的蘇聯文化。
吳怡農指出,俄烏戰爭展示了戰爭的新型態,現在的戰場前線往往看不到敵人,而自殺式無人機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砲彈。科技應用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軍隊的作戰模式,沒有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迅速調整的部隊將難以在戰場上生存。
烏克蘭以極高的代價獲得了寶貴的經驗,這對於台灣社會,尤其是國防安全單位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