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星際客機」太空船成功完成與國際太空站的對接

星際客機太空船在人工智慧的控制下平穩接近國際太空站。(圖:NASA)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威爾莫爾和威廉斯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從卡納維爾角太空軍發射站升空,之後經飛約26小時(6月6日),成功將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太空船與國際太空站(ISS)進行對接。在整個對接過程中,太空人都只負責監看「星際客機」的作業,因為它是在完全自主的狀態下實施一系列的機動,讓太空船在對接之前能穩定地靠近軌道上的實驗室。此次星際客機太空船還攜帶有約760磅的補給貨物。

太空船在飛往國際太空站的途中,太空人完成一系列測試,包括首次在太空以手動操縱星際客機。星際客機上的威爾莫爾和威廉斯等2名太空人將與目前駐守在太空站的其他7名太空人一起,在太空中共同進行各種測試與科學實驗。在軌道上度過大約1周後,威爾莫和威廉斯將登上星際客機再返回地表家園。

星際客機是一款由波音公司為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商業載人計畫(CCP)」而開發製造的可多次重複使用太空船,主要用於將太空人運送到國際太空站或其他低地球軌道目的地,太空船由1個最多可重複使用10次任務的乘員艙,和1個消耗性的服務模組組成。太空艙直徑為15英呎,最多可容納7名機組人員,並可在國際太空站停留7個月。

航空太空總署早於2010年就宣布商業載人計畫由波音的星際客機太空船和太空探索(SpaceX)的飛龍2號太空船贏得合約,並希望於2017年展開載人試飛。然而星際客機直到2019年12月20日才進行第一次無人軌道飛行測試,且被認為部分失敗,需要再進行第二次軌道飛行測試,結果波音又花了兩年多才於2022年5月19日完成。多次的延誤讓波音承受重大損失,並且造成平均每人發射成本大增,遠超過飛龍2號的成本。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island of Hispaniola in the foreground and Cuba extending over the 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