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研究,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出口順差可能在今年結束。相反,歐洲對中國的汽車進口預計將增加,其中包括大量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普華永道及其子公司思略特的報告顯示,到2024年,歐洲將進口44萬輛中國品牌汽車,而歐洲製造商僅預計向中國出口32.5萬輛汽車,其中大多數來自德國汽車工業。去年這一比例已逆轉,歐洲向中國出口35萬輛汽車,其中32萬輛來自德國,而進口到歐洲的中國汽車為28萬輛。
研究聚焦於全球電動車銷售,指出中國製造商在本國市場快速擴展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市場份額。在中國,第二季度的所有汽車銷售中,近65%來自中國製造,比2020年增加了25個百分點,其中包括各類混合動力車型。與此相比,德國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份額在2024年上半年仍維持在6%。
該報告懷疑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懲罰性關稅是否對歐洲製造商長期有利。普華永道德國汽車部門主管菲利克斯·庫納特指出,雖然這些關稅可能在短期內為歐洲製造商帶來競爭優勢,但中國製造商已顯示出高度的適應性和敏捷性,可能會利用這一機會在歐洲擴展生產能力或尋找合作夥伴,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中國政府積極支持本國電動車生產和銷售,設定了在全球多個工業領域取得技術領先地位的目標,並在大城市實施市政補貼,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
(電動車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