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肩負多數民意的期待,即使面對執政黨的暴力杯葛,必須通過所有福國利民的法案。
特別是25年沒有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所有地方縣市首長都支持修訂財劃法,過去中央政府壟斷財政預算,地方政府不分執政在野,無論地方財政壓力多大,都只能屈服於中央獨斷、偏頗的預算分配。
修訂《財劃法》勢在必行,過去幾個月以來,本黨秉持負責任的態度,不只收集所有執政縣市的意見,更參考民進黨前、現任地方首長的修法意見。為了地方政府能落實憲法規範,為了讓地方能夠快速建設發展,學者專家的意見及考量中央地方的施政需要再作修正,最終匯集成今日通過的新財劃法。
這三大護民主法案的通過,是全國民眾的期待,是全民的勝利,更是多數民意面對少數暴力杯葛的壓力下,展現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
遺憾的是,在修法的過程中,執政黨的民進黨秘書長竟帶頭動員包圍在野黨黨部與國會,還有立委違法破窗施行「國會戒嚴」干擾議事正常運作,甚至有立委慫恿激動的支持者衝入國會,意圖全面癱瘓立法院。但凡這些作為,都讓民進黨「打著民主,反民主」的威權性格在國人、甚至是世界面前展露無遺。
而作為執政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不僅對民進黨秘書長的鼓譟、立法委員們意圖癱瘓國會的行徑不加制止;迄今,他更不願意正面看待國會因應民意期待而做出的修法成果,仍然利用言不及義的詞彙,忽略民進黨團在修法過程根本不願討論、行政院堅持不提出《財劃法》院版等「無賴作為」的事實,蓄意栽贓在野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