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於1月6日批准允許印度成為第一個史崔克裝甲車的海外製造廠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表示,這項政策是為推動更廣泛國際軍事的合作,包括先進彈藥和海事技術,並能符合關鍵和新興技術計畫(iCET)一致發展。該框架主要為加強印太地區的合作共同開發、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增強區域防禦能力。
印度和美國近幾個月來已一直就聯合生產史崔克裝甲車進行協商,印度國防部考慮為其陸軍的10個機械化步兵營生產530輛。並提議按階段執行進展:初步先透過美國海外軍售模式採購,隨後開始在印度合作生產,最終目標是共同開發包括M-SHORAD短程防空型在內的衍生型,並規劃在包括拉達克東部和錫金等高海拔地區以及沙漠環境進行測試,重點內容包括機動性、防護性和殺傷力。引進的裝備也會進行改造,以適應印度多樣化的地形,測試科目會強調評估史崔克裝甲車能否滿足印度的作戰需求(尤其是在山區)。
印度的目標是汰換其老化的BMP-II Sarath,並滿足偵察支援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部隊的需求。兩棲能力也是一項關鍵需求,但基本型史崔克裝甲車並不具備這種能力,必須評估改進措施,其中也包括用於高海拔作業的增強馬力型發動機。
由塔塔和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開發的印度國產輪式裝甲平台(WhAP)也正在考慮中。據報導,WhAP 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興趣,引發了人們對進口外國汽車可能損害當地產業的擔憂。國防官員強調了技術轉移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產對於實現印度自力更生目標的重要性。
美國與印度之間的軍事合作不僅限於史崔克裝甲車,還包括升級印度M777榴砲,在印度製造通用電氣F414發動機以及研議MQ-9無人飛機採購等。雖然印度方面仍有評論質疑合作計畫是否真能實現有意義的技術轉移,不過史崔克計畫的談判過程反映美印軍事關係日益緊密的趨勢演變,但是仍需要進一步的協商談判才能確定更多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