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傳奇:一生奉獻膠卷時代的高祥晴


1964年出生於台南的高祥晴,從父親手中接過露天電影放映的傳統。他的工作從城隍廟前的十字路口開始,每場露天電影都蘊含了他對這項藝術形式的熱愛,無論是手工捲片時代還是數位放映的今天,他都用心傳遞著每一部電影的故事。隨著時代變遷,露天電影經歷了電視、錄影帶、第四台等新科技的衝擊,但高祥晴依然堅守崗位,將這份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他的工作不僅是純粹的電影放映,還充滿了故事與挑戰,例如在廟會、墓地放映,甚至是應信徒要求為神明放映。隨著科技進步,膠卷逐漸被數位取代,露天電影的市場也日漸萎縮,但高祥晴無怨無悔地堅持下去,並試圖將這份技藝傳給下一代。

如今,高祥晴的露天電影放映事業已不再只是生活的支柱,而是他的生命記憶與情感的寄託。他不僅將這些機械視為工作夥伴,更將它們視為家人,細心維護並珍惜。雖然面臨時代的挑戰與傳承的壓力,他仍期望這項文化能為更多人所了解,並繼續在未來綻放光芒。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