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廉的電動車日益威脅歐洲電動車行業,歐美展開反補貼調查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展開反補貼調查,這些調查反映出歐盟開始關注中國低廉的電動車對於歐洲內部產業的影響,如果調查的官員得出結論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正接受補貼進而損害歐洲的汽車行業,那麼便會對其加收關稅。歐盟此次調查將側重於中國的電池動力汽車(BEV)。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13日的一次演講中說:「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更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她說,「巨額國家補貼」人為地壓低了價格,扭曲了歐洲市場。

歐盟近期出台新規則,擴大處理其所認為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的範圍,包括旨在反擊貿易或投資相關脅迫的措施,以及處理其認為具有扭曲性的外國補貼方面的措施。

歐洲最高貿易官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13日表示,他計劃下周前往中國討論貿易和經濟問題。

歐盟中國商會(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對此調查表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不斷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累積出了優勢,這種優勢不是憑藉補貼形成的。

馮德萊恩則表示沒有忘記中國補貼對歐洲太陽能產業的影響。

反補貼初步調查結束後,可能有幾個處理方式:歐盟官員可以決定加徵臨時關稅,或決定在不加徵關稅的情況下繼續調查,或決定拋開此事。一旦最終調查完成,也可能加徵或延長關稅。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表示,來自中國的進口汽車已經影響到歐洲車企在本地市場的份額。該協會總幹事Sigrid de Vries說:「我們的行業正面臨越來越不對稱的局面」。

圖片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圖片來自BLOOMBERG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