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過去,中國的宏大足球計劃還有望實現嗎?
201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英國曼徹斯特,隨後出現了一張奇特的合影和一個大膽的聲明。
前者是一張世界級領導人的合照——習近平與當時的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並肩站在曼城前鋒塞爾吉奧·阿奎羅旁邊,這張意想不到的自拍照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
後者則是一個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而言似乎更可行的目標——這一目標引起了足球界的關注。
在接受路透社的書面採訪時,習近平表示,他希望中國國家隊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之一」。
習近平訪英後六個月,中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戰略,目標是在2050年將中國打造成「足球超級大國」。
從長遠來看,習近平希望中國能夠舉辦並在男子世界盃上具有競爭力。他還希望,到2030年,中國能成為亞洲最強隊伍之一。
當這項戰略公布時,中國在國際足聯(FIFA)世界排名中位列第81位。而如今,他們排名第90,夾在紐西蘭與加勒比海小島庫拉索之間。
中國男子國家隊唯一一次參加世界盃是在2002年日韓世界盃上,當時他們在小組賽階段即遭淘汰。
如果在本月的國際賽期內輸給沙特阿拉伯與澳大利亞,中國幾乎肯定將無緣2026年世界盃。
儘管如此,習近平的一些目標已經開始成形——他的戰略分為三個階段,橫跨34年。
其中一個目標是讓數千萬名年輕人經常參與足球運動。中國的社區足球項目確實大幅擴展,足球場地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變得觸手可及。
專家指出,這一計劃在2016年後確實進入了高速推進階段——足球場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然而,雖然基礎設施已大幅改善,要在文化上接受與歐洲及英國相似的足球氛圍仍然是個挑戰。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