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舉行最新型飛彈驅逐艦下水典禮

崔賢號驅逐艦擁有許多當代先進主力驅逐艦的特徵,顯示北韓在造艦技術獲得極大的突破。(圖:朝中社)

根據北韓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於4月25日發布的消息指出,由北韓自行建造的崔賢級飛彈驅逐艦已在北韓西海岸的南浦造船廠舉行正式下水典禮。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出席下水儀式,並把握機會大肆譴責美國,強調北韓的海上兵力出現突破式的成長。新艦的出現也突顯北韓雄心勃勃企圖建構一支能夠在沿海以外水域展開行動的遠洋海軍計畫,如此將可根本上改變朝鮮人民海軍傳統以來一直以防禦為主的態勢。

新艦以北韓受人尊敬的軍事人物「崔賢」命名,他是高級官員崔龍海的父親。崔賢號飛彈驅逐艦則是北韓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軍艦,依照朝中社公布的新聞顯示其排水量約5000噸,而且僅耗費400天即建造完成,反映出平壤當局為推動其海軍的現代化,努力突破國際制裁和技術限制,不惜用盡一切設法引進相關技術與設備。

根據官方公開的照片,崔賢號驅逐艦最引人注意的是艦橋上方有疑似相位陣列雷達的結構,外界一般推估目前北韓應該尚未具備此等級的先進技術,官方的宣傳亦未強調這項特性,因此崔賢號驅逐艦的雷達究竟達到何種水準仍有待觀察。但就外觀而言,崔賢號擁有強大火力則是不爭事實,艦艏有127公厘艦砲,砲塔也有匿蹤構型。艦砲後方是引人注目的垂直發射系統,共計有40個小型發射單元與12個大型發射單元,船舯後段另有包含20個小型發射單元與10個大型發射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因此總計共配備不同飛彈型式的82個發射單元,以5000噸級的船體型而言火力相當強大。

官方表示,該垂直發射系統能夠裝填包括核頭或傳統彈頭的超音速戰略巡弋飛彈、戰術彈道飛彈以及防空和反艦飛彈,因此該艦具備長程多種打擊及應對各種威脅的能力。

崔賢號驅逐艦另一項令人關注的特徵是配備鎧甲-M(Pantsir-M)近迫系統,為結合短程防空飛彈和30公厘機砲的俄製高性能近迫武器系統。其曝光也再度突顯北韓不顧國際制裁與反對,仍執意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進而自俄國相對獲取許多先進軍事技術和裝備。

北韓格外重視崔賢號的下水典禮,因此發布許多照片,讓外界得以仔細審視更多細節。(圖:朝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