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印尼防衛展(Indo Defence 2025)首日的6月11日,土耳其航太工業公司(TAI)獲得歷年最大一筆金額的出口軍售訂單,與印尼簽署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合約,將售予印尼48架「卡恩(KAAN)」第五代多用途戰機。
「卡恩」戰機計畫原名「TF-X」,是土耳其航太工業公司設計的第五代戰鬥機,打算汰換舊型老化的F-16機隊,並並望能與美製F-35或中國殲-20等競逐國際戰機市場。
「卡恩」戰機的研發計畫於2016年正式啟動,並在土耳其於2019年退出美國F-35戰機計畫後獲得關鍵的發展動機,在土耳其航太工業主導下,以及貝宜系統(BAE Systems)和勞斯-萊斯公司在初期的支援協助,計畫更為積極朝向自主國防解決方案發展。2024年2月21日首飛成功,土耳其航太工業計劃在2028年前交付首批20架給向土耳其空軍。而出口給印尼的「卡恩」戰機將由土耳其和印尼在技術共享模式下整合印尼國內技術共同生產。

「卡恩」戰機的單機成本約為2億多美元,為下一代空中力量提供一項較為經濟實惠的方案,這種差異在對比F-35戰機每架超過4億美元的全壽期成本相比尤其明顯。從預算角度來看,高達100億美元的「卡恩」採購金額超過印尼於2024年約9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總額。然而,技術轉移和本地生產可彌補些許一些資金的限制,而且符合印尼建立自主國防工業的長期目標要求,也在戰略上鞏固印尼強調的不結盟國家政治地位,使其能夠在不過度依賴西方或中國的情況下建立戰略關係。
然而,印尼近年來也與南韓合作進行KF-21「雄鷹(Boramae)」戰機的開發,其與「卡恩」戰機不論在性能、技術層次或尺寸等級都有高度重疊的範圍,先前南韓方面一直有抱怨印尼未能提供承諾的資金,投入計畫態度也略顯遲疑不決和觀望猶豫,甚至有傳出派往南韓的印尼工程師被指控試圖竊取機密技術數據的事件。雖然在防衛展進行至第3天的6月13日,印尼就與南韓簽署KF-21的修訂開發協議,但是面對「卡恩」戰機採購案的新發展,顯然仍對KF-21「雄鷹」戰機的未來合作發展埋下不確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