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讓我死吧”:保險公司屢次拒絕索賠,最後一位精神科醫生成為希望


北卡羅來納州一名男子曾兩次自殺未遂,妻子試圖讓他在一家住院診所接受幫助。但他們的保險公司拒絕支付該治療費用,認為這並不是「醫療必要」。

醫療保險公司每年拒絕數以億計的索賠,只有極小比例的人會提出上訴。更少的人會將程序走到最後,向像金博格這樣的第三方審查者提出上訴。一項最近的報告發現,平均每萬名有資格進行外部審查的患者中,只有不到1人實際提出申請。

金博格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他報名參加這項額外工作,以幫助支付他和妻子在醫學院期間攢下的龐大學生貸款。

當他在去年十月打開這封審查信時,他知道這個案件不同尋常。信件寫得深入且細緻,讓他決定採取不同的行動。

醫生對於被保險公司拒絕的索賠感到憤怒,這激勵他不斷地從事這項審核工作,即使學生貸款已經還清。

這封上訴信附件中有近200頁的記錄,經過精心組織。金博格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是一名律師撰寫的上訴,但信件底部的簽名並不屬於任何律所。

金博格在閱讀這些資料時,發現這名患者的情況相當複雜,似乎需要更密切的關注。這讓他感到震驚。

在本案的審查過程中,金博格主動聯繫了患者的妻子,提出要了解更多情況,並準備重新審視保險公司的決定。

在兩次自殺未遂之後,這名患者被法院要求住進精神健康中心,並在醫生的診斷下接受治療,最終重回家庭和妻子的照顧。

但在婚姻生活的波折之後,患者的病情並未好轉,反而惡化。這讓他的妻子意識到,除了與保險公司對抗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需要考量。

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拒絕和困難之後,這對夫婦終於找到了一位願意支持他們的醫生。金博格的審查報告最終促使保險公司重新考慮了他們的決定,並在一定程度上支付了患者的醫療費用。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