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製造商正面臨著一場可能對其業務產生巨大影響的挑戰,這源於中國政府威脅實施懲罰性關稅。這一威脅的背後是中國市場對於德國汽車業者的重要性,而這也使得歐盟與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
漢諾威大學FHM 汽車經濟學講師 Frank Schwope 指出,德國汽車製造商,包括大眾、梅賽德斯、BMW和保時捷,對中國市場極為依賴,而任何關稅的增加都將對其業務造成嚴重打擊。
中國政府已經發出威脅,表示將堅決捍衛自身利益,而歐盟則認為北京正透過補貼扭曲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布魯塞爾提出了提高進口關稅的威脅,但同時也表示正在努力與中國尋找解決方案。
然而,德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的增長是否能夠彌補中國市場的損失仍然存在爭議。對此,一些專家表示懷疑,認為儘管在歐洲市場上可能會有一些轉移,但這永遠無法完全彌補中國市場的影響。
此外,關稅引入也在經濟學家中引起爭議,德國慕尼黑大學 Ifo 研究所所長 Clemens Fuest 警告稱,貿易戰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並呼籲歐盟不應提出這些問題。而德國工業團體中的絕大多數表示支持關稅,認為中國政府扭曲了競爭,這一觀點得到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調查結果支持。
最終,這一局勢不僅在汽車業者中引起擔憂,也在股市上產生了明顯影響。福斯、寶馬、賓士和保時捷等德國汽車製造商的股價因此而大幅下跌,而來自南歐的品牌則可能從更高的關稅中受益。
整體而言,中國對德國汽車業的關稅威脅將進一步加劇歐盟與中國之間的經濟緊張局勢,而解決這一爭端的任務並不容易。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