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引發的中美政經爭端


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長江和記於本月初宣佈與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計畫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的資產。這筆交易涵蓋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及其配套物流網絡,成為近年來最大的港口出售案之一。

這項交易分為兩部分:首先是長和子公司HPH在巴拿馬港口公司90%的股份,該公司管理著巴拿馬運河的兩個重要港口(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其次是HPH在其子公司及關聯公司中80%的有效控股權,這些公司擁有並運營43個港口,涉及199個泊位,包括英國費利克斯托、荷蘭鹿特丹的歐洲集裝箱碼頭、韓國釜山及泰國林查班等主要港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出售的資產不包括HPH Trust(和記港口信託),後者負責管理香港、深圳及其他中國港口的設施。

此次爭議起源於特朗普總統對長江和記在巴拿馬運河兩端擁有主要港口的指控,聲稱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為這些港口是「由中國運營」。在貝萊德的交易宣佈後,特朗普對此表示讚賞。

在中國方面,港澳辦多次轉載質疑長和港口交易的文章,強調「莫天真,勿糊塗」,質疑長和為何輕易將這些重要港口轉讓給「不懷好意的美國勢力」。香港特首李家超也表示,這筆交易所引發的關注「值得重視」。

持續發言的各方使事件引發強烈關注,該事件被視為中美博弈的新戰場。與TikTok案例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官方未能直接出面干預,但卻透過輿論施壓。

長和的股價在這一爭論中下降了近3%。公司也取消了原定於本週舉行的業績記者會,原本準備發布最新的財務報告。長和則回應稱,該交易是純商業性質,並預計在4月2日之前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簽署最終文件。

然而分析師指出,這筆交易引發了地緣政治的疑慮,過程中需要涉及盡職調查和監管批准,需進一步關注。

從長期來看,這筆交易的成敗將會影響長和的資產價值,並在交易宣佈後使其市值增加了約50億美元,這僅僅是預計可獲得的190億美元資金的一小部分,顯示出執行的風險。

專家指出,若長和出售其全球港口資產,將對中國的戰略資源造成損失,特別是在巴拿馬這一重要節點資源上,短期內將損失40%。

此外,中國國有企業的港口佈局在全球也出現減少,對未來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尤其是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關係下,如何在國際市場中生存和發展,仍然是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長江和記的港口歷史追溯至1997年,並在多年內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提升效率,當前港口業務已佔其總收入的9%。

所以,這筆交易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且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並對整體股價造成波動。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