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磁軌道砲計畫獲得突破

電磁軌道砲在發射時,砲管要承受極高的溫度和極大的摩擦力,所以必須使用等殊材質打造。(圖:歐洲防禦署)

歐洲防禦署(European Defence Agency, EDA)於9月28日舉行「羅馬重標槍」(PILUM)計畫的最終會議中,聚焦討論以電磁軌道砲為核心的內容,此種顛覆性概念的未來火砲系統,將擁有顯著更高的彈速和長射程的潛力。

自2021年4月啟動的「羅馬重標槍」計畫,是在歐盟(EC)國防研究預備行動(PADR)方案的資助下,9月28日舉行的會議主要討論「羅馬重標槍」計畫研究內容以及軌道砲身、極音速砲彈以及電能儲存/轉換機構等構成電磁軌道砲3大組件的進展。

來自法國、德國、波蘭和比利時等4個國家的參與計畫成員均一致肯定構成電磁軌道砲的3大關鍵組件獲得重要階段的進展。對「羅馬重標槍」計畫而言,是下一階段由歐盟「歐洲防禦資金」(European Defence Fund)資助,稱為「電磁砲技術」(Technology for Electromagnetic Artillery, THEMA)的重要基礎,目標是要準備能在2028年之前進行電磁軌道砲的測試。

會議最終說明電磁軌道砲3項組成元件獲得的重要成果。軌道砲的砲管在發射時將承受極高溫度和極大摩擦力,因此關鍵部件必須採用特殊的耐磨材料,以能延長軌道砲管的使用壽命。

計畫內容還包括開發速度高達6馬赫的極音速砲彈概念,將透過風洞實驗和電腦模擬,對於將在5馬赫飛行速度下的彈體性能進行評估。

此外,「羅馬重標槍」計畫也正在研究各種能源供應的方式,包括採用電容與感應式能源的概念。電容系統經驗證在特定操作條件下可提升25%的供應能量。而也擁有發展前景潛力的XRAM感應能量解決方案,則具備能有效儲存磁能的潛力,目前相關技術都處在積極設法成熟化的挑戰階段。

「羅馬重標槍」計畫內容還包括開發彈速高達6馬赫的極音砲彈。(圖:歐洲防禦署)
極具發展前景的XRAM感應能量解決方案,具備能有效儲存磁能的潛力。(圖:歐洲防禦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