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對中國製造業有多大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短短一個月內對中國施加了第二次關稅。現在,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面臨至少20%的美國關稅。

這是他對北京的最新攻擊,而北京之前已經承受高額的美國關稅——中國製電動車100%,衣物和鞋類15%。

特朗普的關稅打擊了中國製造業的核心——一個由工廠、生產線和供應鏈組成的龐大體系。從快時尚、玩具到太陽能板和電動車,這些工廠幾乎製造和輸出所有商品。

2024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了創紀錄的1萬億美元(約合7880億英鎊),出口額達到3.5萬億美元,進口額2.5萬億美元。

自1970年代末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憑借廉價勞動力和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工廠且蓬勃發展。

那麼,特朗普的貿易戰究竟能對中國的製造業造成多大的傷害?

分析師表示,會的。穆迪分析的經濟學家哈里·墨菲·克魯斯告訴BBC,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如果關稅長期存在,出口到美國的量可能會下降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中國出口額巨大——佔國內收入的五分之一——20%的關稅意味著可能會削弱來自海外的需求,縮小貿易盈餘。

「關稅將傷害中國,」法國興業銀行香港分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莉西亞·加爾西亞-赫雷羅告訴BBC。「他們真的需要做更多。他們需要做習近平已經說過的事——促進國內需求。」

對一個房地產市場低迷、年輕人難以找到高薪工作的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中國人民的消費水平不足以重振經濟——而北京剛剛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

儘管關稅可能會減緩中國製造業,但分析師表示,它們不太可能輕易地停工或被取代。中國不僅是主要出口國,有時還是唯一的出口國,比如太陽能板。如果你想要太陽能板,你只能去中國。

中國早在特朗普當總統之前,就已經開始從生產服裝和鞋類轉向高端技術領域,如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AI)。這使中國在這些領域擁有了「先發優勢」,更不用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生產規模。

渣打銀行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中國的工廠能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高端技術產品。

「要找到替代品真的很難……中國作為市場領導者的地位是很難被顛覆的。」

中國已經對美國的農產品、煤炭、液化天然氣、皮卡車和一些跑車徵收了10%-15%的報復性關稅。它還對美國的航空、國防和科技公司實施了出口限制,並對Google展開了反壟斷調查。

中國還花了多年時間適應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關稅。一些中國製造商已經將工廠搬出國外。例如,供應鏈已經更多依賴越南和墨西哥,通過從這些國家出口來繞過關稅。

然而,加爾西亞-赫雷羅表示,特朗普最近對墨西哥實施的關稅對中國影響不大,因為越南已經成為中國商品的更大「後門」。

分析師表示,中國更擔心的不是關稅,而是美國對先進芯片的限制。這些限制一直是兩國之間的主要摩擦點,但也促使中國加大對國產技術的投資,試圖脫離對西方技術的依賴。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在推出的與OpenAI的ChatGPT競爭的聊天機器人震驚了矽谷,並讓華盛頓感到不安的原因。據報導,該公司在美國開始限制中國獲取最先進芯片之前,已經儲備了大量英偉達的芯片。

儘管這可能會「影響中國的競爭力,但我不認為這會影響中國作為製造業強國的地位。」渣打銀行的丁爽說。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