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千萬中國外賣騎手上社保,為什麼這麼難?


中國「兩會」前兩週,外賣電商巨頭「美團」和「京東」先後宣布:將為旗下的全職或穩定兼職外賣騎手繳納社保,次日,另一外賣平台「餓了麼」也表態,將逐步試點、推開繳納社保。

「兩會」上,第一個爆上微博熱搜的話題也是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和多位一起提議,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險體系、或下調靈活就業人員基金繳費費率、減輕繳費負擔、或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動態調整機制、或取消靈活就業人員部分險種的社保參保限制。此提案獲眾多好評。

目前,中國有超過1000萬騎手。其中,美團的騎手以年均近20%的增速快速爬升到745萬人,且持續增長。另一外賣巨頭平台餓了麼也有擁有逾400萬騎手。僅這兩個平台註冊騎手數量就已經超過2023年香港常居人口人數,也超過整個海南省人口總數。

中國的社保體系脫胎於非常傳統的國企制改革,和穩定的勞動關係密切結合。這導致在此次提議之前,平台經濟、民工經濟的勞工關係並不包含在傳統的勞動關係界定裡,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的一部分,外賣騎手的身分定位在灰色地帶遊走。

他們作為平等的商業主體,以自僱的形式、個體戶的身分加入外賣平台,身分上並不受到中國職工保險的認同,需要自己購買居民保險。和職工保險相比,居民保險額度較低,報銷比例也算不上高。

在新出的規定裡,對於符合繳納社保要求的騎手,美團將其定義為「全職或穩定兼職」,京東明確為「全職」,餓了麼則目前並未明確給出騎手特徵。

根據美團此前所公布的數據,在2023年,全年接單在260天以上的「高頻接單騎手」約佔總人數的11%,即81.95萬人。

近年來,中國外賣騎手的保障問題愈演愈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保險問題,一經提起,社交媒體上就會爆發巨大爭論,並落在人文關懷討論上。即便如此,外賣騎手的「五險一金」問題遲遲未見落地。

為什麼給外賣騎手們上社保如此棘手?

觀望中的騎手

但熱鬧的社會討論並未過多波及騎手社群中心。

中國的外賣騎手以片區和站點為單位連結。在上海,多個片區的美團騎手告訴BBC中文,目前社保還未輻射到他們,在他們的日常交流裡,「平台要給騎手交社保」這件事並未引起太多關注。

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上,熙熙攘攘的社保討論裡,來自騎手的聲音也並不多。有中國媒體記者攜相機前往騎手休息的站點訪問,收到的回覆也極為敷衍。

「2月才承諾的事情,搬下來要3月,具體怎麼樣還要看4月的工資,到時候討論會多吧?」一位騎手這樣告訴BBC中文。

中國的社會保險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的總稱。

對於大部分騎手來說,他們最關切的是其中的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

新華社報道稱,2023年,中國共發生外賣騎手交通事故1.2萬宗,近半數是因為逆行造成。以廣州為例,僅2021年一年內,網約配送行業交通違法查處量為13萬宗,同比上升278%。

美團、餓了麼將騎手送餐效率和薪資獎懲制度嚴密掛鉤的算法體系,用超時賠付規則倒逼外賣騎手以人身安全為賭注追逐效益。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的街頭,超速、逆行、占道疾馳的外賣電動車並不少見,這也導致外賣員實際成為一個高危職業。外賣騎手因搶時間送單而導致車禍死亡、甚至猝死的新聞並不少見。

此前,外賣平台為騎手僅提供非常有限的意外險——每天開單之前,平台會自動扣除騎手3元服務費,對於大部分騎手來說,這就等於「投保」,此外平台對他們再無保障。

2020年末,北京一位餓了麼騎手猝死在送單的路上,家屬料理後事時才發現每日自動扣除的3元服務費裡僅有1.06元用於意外險,這意味著一位因工去世的外賣員只能拿到不足4萬元的賠付。

幾個外賣平台在事發後稍有調整賠付款項,但依然閉口不提供保事宜。這也導致在更多的中國騎手維權案例裡,保險成為一個金額小、麻煩多的灰色議題,大部分騎手甚至實際上並不清楚自己是否購有保險。

中國社科院孫萍團隊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2020年,北京有60%以上騎手並無社保。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