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持續推動機器人戰鬥車輛發展

 

奧許科辛的產品是基於先前與北美QinetiQ合作開發的EMAV遠征模組化自主車輛衍生型,(圖: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於9月20日宣布,已經授予McQ、德仕隆、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和奧許科辛等4家公司總價約2472萬美元關於第1階段機器人戰鬥車輛計畫的開發協議合約,以設計和建造機器人戰鬥車載台原型。

獲得經費的4家廠廠必須於2024年8月之前分別建造並交付2部載台原型,以支援載台的機動性能測試與士兵試用。此外還要同時設法將相關技術達到成熟並提供整合系統設計,以滿足陸軍對輕型、模組化和可升級的機器人戰鬥車性能要求。完整的系統原型合約屬於「輕型機器人戰鬥車輛」中期採購專案,也是快速原型規劃能力計畫的一部分,未來可能於2030年調整擴展成陸軍的正式量產和部署計畫。

美國陸軍強調,輕型機器人戰鬥車輛能為編制部隊提供強化的狀況覺知能力、殺傷力和戰術選擇,以支援多域作戰。操作人員將以手動遙控或設定半自主模式操作機器人戰鬥車輛,並且會有支援載人戰鬥車的偵察或斥候衍生型。

依現今規劃期程,美國陸軍將在第1階段結束之後,於2025會計年度從其中的廠商選出單一獲勝者,再要求其於2026會計度內完成系統設計、建造和交付9具全系統原型。然後於2027會計年度內進行系統的進一步性能、可靠度和使用者測試,作為決定後續生產的依據,預計於2028會計年度生產第1具系統並投入服役使用。

下一代戰鬥車輛跨域戰力團隊主任傑弗里.諾曼準將指出:「人機一體化團隊是地面作戰在陸地領域成功的未來」「將機器人戰鬥車輛引入我們的編隊將為我們的士兵提供新的戰力,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戰爭性質,並贏得勝利。」

機器人戰鬥車輛計畫是美國陸軍「24 in 23」現代化計畫(2030年完成24項系統的部署)的一部分,將於2023會計年度開始撥交給部隊使用,替代性的原型系統早自2022年就已交付士兵試用。

美國陸軍並未提供關於4家廠商提案的細節,但依目前所知,輕型機器人戰鬥車輛的長、寬、高尺寸應小於224×88×94英吋,重量少於10噸,可由旋翼機運輸,其配備火力應足以摧毀輕型到中型的裝甲目標。就先前公開資料顯示,奧許科辛的產品是基於先前與北美QinetiQ合作開發的EMAV遠征模組化自主車輛衍生型,而德什隆可能會是Ripsaw M5的修改版。

目前,美國陸軍主要著重在輕型機器人戰鬥車輛的開發,但也暫定有中型和重型的開發計畫,但後續進展尚不明朗。中型機器人戰鬥車輛的重量在10到20噸之間,尺寸不超過230×107×94英吋寸,可透過C-130運輸。重型機器人戰鬥車輛的重量則在20到30噸之間,尺寸約為350×144×142 英吋,只能由C-17實施運送。

德什隆的Ripsaw M5無人車輛。(圖:德仕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