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飛彈防禦署成功實施飛彈攔截器測試

經過改良的陸基中途攔截系統可提前釋出外氣層擊殺載具,增加接戰彈性。(圖:飛彈防禦署)

美國飛彈防禦署與波音工業團隊於日前成功以「陸基中途防禦系統」(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 GMD)在太空攔截模擬中程彈道飛彈的目標。雙方表示,此項成功測試證明陸基中途防禦系統增量6B構型的功能與效用,讓飛彈防禦署將得以有更多時間、範圍和彈性來攔截會對美國本土造成威脅的彈道飛彈。

測試過程,從范登堡太空基地發射的陸基中途防禦系統不同於過去,於第二節助推火箭飛行期間即釋放過去要完成三段助推飛行才釋放的攔截用動能外氣層擊殺載具。模擬威脅的目標靶彈則是由太平洋上空的C-17在空中發射,讓目標得能夠在更接近陸基攔截器發射地點的地方,以模擬更逼真的實際接戰狀況。不過飛彈防禦署拒絕透露在完成攔截時攔截器已在空中飛行多久時間等技術細節。

飛彈防禦署發言人希瑟.卡瓦利埃指出:「未來針對感測和追蹤能力的升級,與可選用的兩級/三級助推器相結合後,將能為作戰人員提供在初次接戰後評估威脅的強大能力,同時保有必要時再次接戰的時間。」

波音公司戰略飛彈防禦系統副總裁黛比.伯納特表示:「測試成功具極重要的意義,因為其開啟攔截威脅本土的絕佳契機。」「我們承諾繼續強化陸基中途防禦系統的性能,以能符合國家對飛彈防禦快速演進的需求。」

試射任務中由空中發射的模擬中程飛彈是由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提供的改造靶標。(圖:諾斯洛普格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