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返民企座談,馬雲回歸引發的關注


觀察:習近平時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馬雲「過關」還有哪些關注點。

2月17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這是時隔六年多之後習近平再度召開聚焦於民營企業的座談會。

座談會備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出席,過去5年馬雲因為「炮轟監管」而低調行事,一度長居日本,回國後也極少露面,他的動向逐漸被中國民營企業家看作「政治風向標」。

除了馬雲之外,出席此次座談會的還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美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興。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個月,在機器人領域和AI領域爆紅的兩家公司,宇樹科技的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和幻方量化創始人梁文鋒也出席會議。

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的視頻顯示,任正非、王傳福、王興興、雷軍,以及劉永好(新希望)、虞仁榮(韋爾股份)在座談會上發言。

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講話,重申了「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2002年江澤民時代提出的方針;以及「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他進一步稱,「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

中國在去年11月推出10萬億天量化債計劃,寄望拯救地方政府高企的債務,以及拖欠民企賬款。但短期實施情況並不顯著。習近平上述表態被認為特指該問題。

策緯咨詢(TRIVIUM)公司副總監湯姆·農利斯特(Tom Nunlist)表示,「科技行業整頓實際上已結束多時,政府持續釋放支持民營經濟特別是科技行業的信號。但外界仍存疑慮,因為習近平的個人態度具有決定性意義。最終需要習近平親自表態才能扭轉局面——這場遲來的會面正體現了最高層政策轉向的謹慎性。」

習近平上次召開民企座談會是2018年,外部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內部盛傳「民企離場論」;此次座談會,外部要面臨特朗普時隔七年的又一輪貿易戰,內部則是經歷疫情和強力監管後疲弱不堪的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兩次民企座談會之間的六年多,中國多個行業經歷強力監管,企業家信心和民間投資數據都一再探底。

具體而言,這次會議的亮點和影響如何?BBC中文從時、人、勢三個方面幫您梳理。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