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斯洛普格拉曼(諾普)公司於11月18日表示,已交付美國空軍第1枚「距內攻擊武器(Stand-In Attack Weapon, SiAW)」測試飛彈,展開下一代空對地飛彈的發展工作新階段,將驗證「距內攻擊武器」的發射載臺與武器之間的相容性,以確保載臺能夠安全攜帶飛彈和部署發射,奠定後續量產以及在2026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的基礎。
「距內攻擊武器」將配備新一代的衛星與慣性導航系統,以及主動毫米波雷達尋標器,可在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環境下增強美國空軍的關鍵打擊能力,能壓制敵方不斷演進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內高價值威脅,如嚇阻美軍進入關鍵戰場空間的防空系統,甚至是指管系統、GPS干擾系統或反衛星系統等。
諾格公司於2023年9月獲得7.05億美元的「距內攻擊武器」發展合約,原始設計源自AGM-88G飛彈,進一步的開發也借鑒於諾格公司先前在開發美國海軍「先進反輻射導引增程飛彈(AARGM-ER)」和F-35飛機整合專案中吸取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先進反輻射導引增程飛彈」的導引除本身的GPS輔助慣性導引和亳米波雷達之外,還可借助外部聯網的資料鏈來源,因此發射載臺即使沒有獲取目標的發射訊號,仍可依賴其他平台的資料標定瞄準和發動攻擊,甚至反輻射飛彈還可以在最後時刻回傳數據,以確認其是否成功擊中預定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