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公里外的自由,金門如何成為中國「敏感電影」的觀影天堂?
啜泣聲在金門電影院的黑暗中此起彼落。大銀幕上,中國新冠疫情期間的畫面正在閃動:封城的街道、吹哨者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一名女性在救護車後喊著死去親人⋯⋯。
「多年之後我們用電影直面這段歷史,有集體記憶也有創傷。」來自福建的大學生Joy說。她和三十多位同樣來自中國的觀眾,透過社交平台小紅書相約「到金門看電影」。
在這個距離中國海岸僅10公里的島嶼,越來越多中國青年來看在他們國內無法上映的電影。這天他們看的是導演婁燁的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該片涉及武漢封城的敏感題材。
「現在中國電影審查緊縮,能在金門看到這些電影,我很珍惜這個機會。」Joy說。
這群年輕人在兩天內連續包場看四部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和日本的電影,內容涵蓋同志、性別等議題。他們在觀影前興奮地打卡拍照。有影迷形容,到金門看「禁片」就像合法的「實體翻牆」。
2024年中,《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坎城影展首映後,受到了廣泛關注。隨後在台灣金馬獎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大獎。在金門兩間電影院都安排放映這部電影,來自中國的觀眾對此的興趣遠超本地人。
觀影的經歷讓李李感受到複雜的情緒,「原本想炫耀打卡這個特權,但想想其實這是很諷刺的,這部電影是大陸疫情時代的縮影,不是拍給大陸人看的嗎?為什麼我們沒有正常的觀影環境,非得跑這麼遠?」
在金門的影廳裡,她久違地感受到安全和自由,能不顧外界眼光回憶封控期間的創傷。李李認為,婁燁這部電影為時代留下紀錄,觀者亦是,「我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些事情,我現在接受採訪,也是歷史的見證。」
金門的特殊位置使其成為中國影迷觀影的避風港,未來能否持續吸引這些旅客,仍需觀察兩岸的政策變化,並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帶來的風險。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