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免費報紙《晴報》將於下月中旬停刊,香港新聞媒體環境日漸惡化

根據rfa報導,香港免費報紙《晴報》將於下月中旬停刊,結束十二年免費報紙業務,香港記者協會認為,再度有媒體緊縮,反映商業及新聞自由環境不利媒體生存。

2011年7月創刊的香港《晴報》主要針對中產具消費力上班族,逢週一至週五免費派發,包含港聞、國際、中國、財經、娛樂消閒、親子、健康及旅遊等範疇。《晴報》在粉絲專頁發文說,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因應市場發展,決定在9月15日出版最後一期印刷版後停刊,結束十二年免費報紙業務,其後會全面轉型為網上電子媒體,並強化健康、娛樂,以及家庭生活資訊。

根據經濟日報集團2021/2022年報,截至2022年3月31日,《晴報》發行收入較之前一個年度減少11%,主要由於大部份印刷刊物發行量減少。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梁天卓18日在信報撰文表示,《晴報》停刊再次確認香港紙媒銷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下滑。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晴報》的實體部門,包括編採和美術排版部門員工均會被遣散,涉及約二十五名職工。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升在rfa的報導中表示:「《晴報》創刊時曾大行其道。時隔12年,不少港人都寧願觀看流轉較快的APP和網媒。突發新聞、政府發佈的消息成為報紙的主要內容。真正關心政治和社會新聞的港人越來越少。每天需要採訪的新聞數量大幅減少,並且缺乏議題,以往敢於批評政府和評論時政的公民團體、壓力團體大幅減少。媒體的資源大不如前。這次《晴報》要轉型令人覺得媒體的投資價值越來越低。」

過去數年,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等媒體停運,不少人認為,香港新聞自由已經終結,再加上數位媒體對新聞紙媒的衝擊,對於香港新聞業的打擊無疑是很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