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編輯:林鉑倫
一年一度的20國集團(G20)峰會將於本週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登場,這是印度首次以輪值國身分主辦的重大國際會議,根據印度官方資料2023年峰會的議程預計有氣候變遷、全球經濟發展、通貨膨脹、債務問題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將在峰會上提議讓非洲聯盟成為二十國集團常任成員之一,目前歐盟是G20成員中唯一的區域組織成員,非盟由55個非洲國家組成。
此外,莫迪接受專訪時表示印度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在全球框架中的地位變得相當重要,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我們可以為塑造世界的未來做出巨大貢獻,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我們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從第十大經濟體躍升至第五大經濟體,這表明我們是認真的。
中俄領導人缺席增添更多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而今年中俄兩國都宣布不會出席峰會,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今年的峰會,由總理李強代表,這將是G20峰會自2008年召開以來,中國領導人首次缺席,而俄羅斯政府也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將由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代表出席G20峰會,兩國都未說明缺席的原因,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表示他對習近平缺席峰會感到失望,希望未來兩人有機會碰面。
什麼是G20?
二十國集團(G20)於1999年9月在德國成立,由全球主要經濟體組成,期望促進國際經濟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和金融挑戰,並實現可持續發展,G20在2008年起決定每年舉行一次領導人峰會
目前G20成員國共占全球GDP的8成、貿易總額的7成,由19個國家及1個區域性組織組織,分別有: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以及歐盟,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也會受邀參與峰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