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字P

熱浪下的東京快窒息了,鑽進涼爽的書店,坐久了就忘記了外面的熱。窗外,一輛輛宣傳車呼嘯而過,此起彼伏,大聲而嘈雜。七月,日本參議院的選舉如熱浪,甩都甩不掉。號稱為民請命的參選者們摩拳擦掌,各顯身手。街道上、車站口湧動著各黨派拉票演講的身影。有的,應者寥寥,有的,人聲鼎沸,好像出了什麼大事。大事是新崛起的參政黨,公開主張日本優先,最終竟然獲得了16個議席。一個叫平野雨龍的年輕參選者直接反對中國人也獲得了不少選票。其他政黨,執政的,在野的,紛紛就外國人問題拋出政策立場,不表態都不行,日本,好像被外國人佔領了。

三年前的大選,日本人幹掉了助選的前首相安倍,是日本人對日本人不滿。三年後的今天,日本人把目光狠狠地對準了外國人。

這天,書店來了位資深的日本外交官,在大陸港臺工作了一輩子的他甫一落座,就問:看到日本人對外國人的態度了嗎?看到了,尤其對中國人,不樂觀。「其實我給日本政府高層,國會議員做了很多工作,給他們介紹不少像你這樣的中國知識份子是為了推動中國民主化來到日本的,且說服他們理解和幫助你們,可是他們看到那些中國人在日本亂作為的新聞,沒人願意幫助你們。你們以為和那些中國遊客不一樣,可對普通的日本人來說是分不清的,認為中國人都是壞的。」另外,「你們談的理想越高尚,越得不到廣大日本人的支持和幫助,他們認為你們高尚的理想是虛偽的,這和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很不一樣,當時的日本人是非常支持中國人的革命事業的,甚至有人犧牲了生命(山田良政)。」他補充說。

外交官的政治家視角,一方面說的是中國人屢屢作亂的實情,一方面是日本的情形突變。377萬的外國人湧入,據說到2040年能占日本人口的10%,比預計得早了30年,確實帶來許多問題。有人說,外國人違法犯罪擾亂了社會秩序,外國資本湧入引發了主權危機。也有人抱怨日本太封閉太虛偽,民族性裡缺乏開放,可又特別需要外國人來維持社會運轉。何況來日本的門檻不低,資本、學歷、年輕、健康,都是對日本有利的擇優之選。也有人說,歧視問題、犯罪的問題,有法治在,有一說一,個案解決。不宜擴大理解。要知道,日本可是第一個在國際聯盟公開反對種族主義的國家。至於外國資本大肆購買房產,進軍各個產業(尤以中國人為最),似乎也不必太擔心。產權不是主權,產權是有國家政策調控的,除非特別禁止,經濟自由,稅收是硬道理。說外國人不該領補貼也似是而非,居住生成權利,在此居住,在此交稅,自然和政府形成購買服務的關係,政府補貼裡也有外國人的稅金。

「您喝的這杯茶,在我這兒買的書,都向日本政府交著稅呢」,我不無調侃地和日本朋友說。

據說,政府各部門之間也是有衝突的,經產省持積極的歡迎態度,因為老齡化少子化之下,如何維持經濟運轉,沒有外國人是不行的。外務省則比較強調維護憲法與基本人權,反對歧視,主張保障外國人權益,實現多元共生社會,和為貴,比較自由派。警視廳、入管局和法務省就比較謹慎或反對,因為管理壓力大,成本高,顯得比較保守。政府很快成立了「外國人監管機構」,強調和諧共存的重要性。主管入境的法務大臣也注意到參議院選舉中的巨大爭議。表示努力實現多元文化共生。而66%的受訪者也認為在留外國人數的增加會促進財政收支的改善,不全是壞事。即便獲勝的參政黨也強調選戰時的言論不代表實際的政策。多個社會組織發表了緊急聲明,反對參議院選舉期間的排外主義煽動。全國知事會也發表了全體會議聲明的《青森宣言》,宣稱拒絕排他主義和仇外主義,致力於構建多元文化社會。而專家指出,日本民眾的不滿不全是針對外國人,更多源于移民政策的相對滯後,批判的還是政府。

無論出於個人考慮,還是部門利益,到社交媒體是話題,到政客那裡就是議題。 政治選舉是「聲大就有理」,也是各種帶節奏,無論親中派、自由派、中右派、極右派,都是民主社會裡的多元景觀,自有彼此說服擴大共識的機制。可是,日本經濟低迷如此,若真有仇外言論點燃情緒,會不會出現當年關東大地震的對外屠殺呢?從大阪到東京,針對中國人的襲擊,持續發生著。大陸中國的經濟一路下滑,仇日電影從《南京照相館》到《731》,也在加大投放量,連5歲的孩子都被點燃了,去年蘇州發生的襲擊日本人事件,居然又復發了。煽動對外仇恨轉移國內矛盾的「希特勒模式」並未遠去,「遠方的敵人,請你留下來」依然有效,這世界並不太平。

我來日本,確有政治原因,也有民主理想,但最大的現實還是如何合法地生存下來,如何融入日本社會做個正常的普通人。勇於同過去決裂的目的是追求自由,不受壓迫的、獨立自主的自由已然存在,那就是合理地做人。可日本人不會把我和那些不合理做人的區分開來,怎麼辦?我無意譴責誰,對在一個陌生國度所能遭受的危險也有預期,可想融入日本的,卻可能被另類對待,刻上紅字嗎?

「外交官先生,您是研究過毛澤東的,應該知道他最強調的是『人民』二字。政權喚作人民共和國,政府叫人民政府,又人民法院、人民警察,許多人以為自己是人民,其實只是籠統的國民,必須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甚至專政手段,把不是人民的人除掉,才能『同志,你是人民了』。而且人民的標準並不確定,是領導的看法,是『不服從者不得食』,人民就是順民、臣民。他們號稱所有的人民一律平等,只是,有些人民更平等。那年,深圳一個局的黨書記因猥褻事件公然對人民喊:你們算個P!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啊,永遠解決不了特權問題。」

「故事太老吧,你要說什麼」,日本朋友有些不解。

我要說,故事有三方:People是人民,政黨是Party,議會是Parliament,沒有真正議會的假議會算個P,沒有其他政黨的單一政黨算個P,人民呢,永遠被代表著,也被各路政治勢力審查著。滿足自己需要的是人民,不符合自己立場的是P民。外國人在日本,法律檢驗還不夠嗎?還要政治選舉和媒體審判隨時攪拌。我不過只想簡單地生活在這裡,不期還有人民(People)的審查等著我,有些不知所措呢。

一時無語,我倆扭頭遙望窗外,眼見一隻鴿子從這個政黨宣傳車飛到那個政黨宣傳車,突然想:這是和平的象徵,但它屬於什麼黨派,有簽證嗎,要歸化嗎?是人民嗎?

(巧了,鴿子的發音是pigeon,和平的發音是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