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戰略智庫今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台日科技未來論壇」,邀集台日產官學研多位重量級領袖齊聚一堂。與會貴賓包括日本「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KDDI共同創辦人千本倖生、前日本陸上自衛隊陸上幕僚長岩田清文,以及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等人,針對台日科技合作、區域安全與半導體發展等議題發表演說。
(甘利明先生於會中發表台日關係見解 圖/今新聞)
甘利明指出,無論是台積電或日本新創半導體公司Rapidus,目前都在積極尋找全球客戶,因為數位轉型浪潮正席捲全球,各行各業日益依賴數據驅動,進而高度仰賴半導體。他強調,未來將是一個「半導體無所不在」的世界。以美國為例,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新廠已開始生產,甚至在良率上超越台灣,主因在於台積電派出多達1300名工程師進駐,整體生產過程仍由台灣團隊主導。不過,甘利也坦言,美國前總統川普希望用美國本地工程師取代外籍人力,但其工作文化如「準時下班」等觀念,與台積電高效率要求存在落差,恐對產能與品質造成影響。
岩田清文則從軍事角度談論半導體的重要性。他表示,現代戰爭中的標槍飛彈、無人機、海瑪斯多管火箭、極音速飛彈乃至馬斯克的星鏈系統,背後皆依賴晶片運作。令人震驚的是,從俄軍武器中拆解出來的晶片,多數竟來自美國、日本或其他西方國家,因此有人形容這場戰爭是「西方製造的晶片攻擊烏克蘭的戰爭」。也因此,G7等西方國家積極限制晶片出口至俄羅斯。他最後強調,若台灣落入中國控制,將對日本國家利益造成重大衝擊。確保台灣維持民主、自由與法治,不僅對台灣重要,對日本同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