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4周年座談會 專家學者分析香港未來挑戰與台港關係變遷

為深入分析「港版國安法」施行四周年及香港回歸27周年以來的情勢變化,龍人文化教育基金會於今日上午舉辦了《「港版國安法」4周年暨香港移交27周年情勢觀察》座談會。此次座談會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針對香港的法律、政治及社會現狀進行深入探討,旨在協助各界全面了解當前香港的發展趨勢。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玉潔教授首先從法律層面分析了「港版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對香港的重大影響。她指出,這兩部法律使香港的人權法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形同在香港設立了類似中國的國安法制,使香港的言論自由和人權保障面臨嚴重威脅。陳教授強調,香港在移交27週年後,已經全面「中國化」,「一國兩制」的空間幾乎不存在。

來自香港的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則指出,香港未來在政治、司法、人權、自由等方面的情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他提到,重要觀察指標包括人流管制、資金管制、資訊流管制及數位極權監控系統的實施程度。桑普律師還強調,政府提升對中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反映了對「台獨22條」及香港嚴峻情勢的客觀判斷。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教授則批評,中共對香港的立法過程違反了法治原則,如不溯及既往、比例原則和信賴保護等。他指出,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對香港政經社文的整肅改造,並警告「台獨22條」是中共試圖複製香港經驗來管制台灣的手段。董教授呼籲國人認清中共對台灣主權的威脅,無論是支持統一還是中華民國主權,都在「台獨22條」的懲戒範圍內。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蕭督圜分析了「港版國安法」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影響。他指出,香港近年中產階級人口外流嚴重,儘管港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引移民,但多數新移民背景為中國內地人士。疫情後的「盛事經濟」也未能如預期,香港正在失去其昔日的光彩。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主任洪耀南教授進一步闡述了香港失去過往繁榮的三大原因:施行「港版國安法」的政治因素、過度依賴中國導致經濟困境以及美中競爭加劇帶來的全球壓力。洪教授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通過後,香港已無法回到曾經的自由多元狀態。

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王智盛教授總結道,從「港版國安法」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香港已不再是「世界的香港」,而是「中國的香港」。他強調,未來的香港將失去自治,香港民主派初選案的判決將成為新的政治試金石。王教授呼籲台灣社會繼續關注香港的民主自由問題,堅持普世價值,為香港人民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