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編輯:林鉑倫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在9日就雙方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結合雙方的專業能量,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助益未來太空任務執行、民眾生活需求及災害防救。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自福衛三號計畫籌備階段就與國家太空中心有密切的合作,而在2005年氣象署即成立臺灣資料分析中心處理福衛星系計畫的掩星觀測資料,提供推導出的大氣溫度及濕度垂直分布產品給國內外作業及研究單位。
而多個政府機構也在8日一同發佈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臺灣的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將增加75天,除了增加人體健康威脅與都市熱島效應外,重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皆因高溫影響而減少,海水的升溫也會影響漁獲與養殖漁業。
科學報告也顯示,全臺用水相對敏感的春季,其連續不降雨日數越來越多,豐枯水期的差距增加,乾旱事件的強度及頻率會提高,極端暴雨將成為新常態,對臺灣的水資源管理與災害風險都會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