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臺灣綠電供應不足的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表示,有意在菲律賓設置綠能電廠,並計畫透過海底電纜將電力輸回臺灣。然而,近期出爐的可行性報告顯示,每度電的成本高達5元,且報告中未明確說明菲律賓當地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時程。此一計畫因此遭外界批評,認為其只是在迎合政策期待,缺乏實際可行性。
目前,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競爭激烈,而國際大廠對供應鏈的綠電比例要求越來越高,甚至可能在未來要求全面使用綠能。為此,經濟部鎖定了土地廣闊且鄰近臺灣的菲律賓,希望打造「境外關內」的產業園區,不僅將高耗能的產業轉移至呂宋島,也計畫利用當地土地建設再生能源設施。
然而,專家指出,此計畫可能面臨嚴峻的挑戰,包括菲律賓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當地法規及基礎設施限制,以及最令人擔憂的「收歸國有」風險。若菲律賓政府未來決定將綠電設施國有化,臺灣投入的資金恐怕將血本無歸。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確保投資安全並降低電價成本,成為這項計畫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此外,臺灣是否應同步強化自身的綠電發展策略,以減少對外部能源的依賴,也成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