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結束 未來兩岸關係主權爭議再掀熱議

編輯:林育辰

「中共研究雜誌社」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台灣“總統”大選後大陸因應作為暨認知戰之演變與影響論壇。這場論壇分別有兩個主題,一是大選後大陸因應作為、二是認知戰之演變與影響。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擔任主持。

趙春山表示,此次海巡機關執法事件造成很大傷害,往後類似事件會層出不窮,應該參考當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的教訓,否則往後難免不會發生擦槍走火事件,造成兩岸關係螺旋式下降;過去有九二共識,兩岸不談主權問題、擱置主權爭議。但蔡政府提出「兩岸互不隸屬」,賴清德也沒有放棄台獨,從大陸目前種種做法,「主權爭議已經在兩岸浮上檯面」,如此兩岸未來絕對不可能好,因為涉及兩岸主權就只有對抗。趙春山研判,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將會是「負面表列」,類似當年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且必然在美國指導棋之下。他表示,未來兩岸雖然對抗,但希望不要從對抗升高成衝擊。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馬準威說,這次大選結果非綠營的票比支持綠營多很多,大陸認為對台結果是成功,看到台灣民意扭轉,認為對台政策成功,加上民進黨立委席次減少,陸方不是只有看大選結果,因此,大陸應會持續這樣的對台策略;另在台灣大選後,前邦交國諾魯馬上斷交,後續要如雪崩式斷交不太可能,因為台灣邦交國不多了,大陸要選擇時間使用,但大選之後,大陸連續兩次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這是希望外部勢力不要過多干預台灣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