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畫作合影拷貝.jpg)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為因應國際海洋保育趨勢及今年7月底總統制定公布的《海洋保育法》,於9月21、22日舉辦2024年海洋保育面面觀(臺北場)研討會。
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海保署成立五年後,能完成海洋保育法立法,將提供強而有力的海洋保育政策工具,開啟海洋保育新紀元。期望透過二日的研討,汲取產、官、學、企業及民間團體的智慧與經驗,共同為落實執行海洋保育法與永續利用找出路。


管碧玲特別強調,歷經五年多的溝通協調及努力,《海洋保育法》終於在今年7月底經總統制定公布,海洋保育是全民共識,原住民、漁民、保育團體、產業等都是達成海洋永續的重要合作夥伴。為了保障原住民及漁民之用海權益,特別強調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以及在推動海洋保護區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其次,納入「審議會」多元決策機制,特別規範審議委員的三分之一為原住民及漁民團體,並律定決策機制為三分之二決,此委員配置以及決策機制在臺灣法制也是首見,彰顯對於在地族群意見的重視以及權益的保障。接下來將訂頒各項子法及措施,有賴政府部門、企業、NGO、社區或在地團體、漁民及原住民夥伴的共同參與、凝聚最大的共識,共同商討最適的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本次研討會的主題除了各部會接軌國際與政策藍圖外,還包括海洋科學調研及里海守護。另外海保署已推動多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今年也推出「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期望能攜手產官學及民間,從減緩氣候變遷、保育復育、教育推廣與國際合作多面向,一同響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目標。
